学生正在包饺子。本报记者王韬飞 摄
本报讯(记者李元臣)一张张饺子皮在案板上飞舞旋转,转瞬又变成一个个元宝形的饺子。一条条寿司卷起了丰富的食材,同样也裹住了初冬的温暖。香气扑鼻的馅饼,散发着满满的爱的味道……或许食材并不复杂,但如果说,这是由智力残疾的孩子亲手做成的,是不是会让你不由得惊叹?
12月3日,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残疾人日。由大连日报社发起并联合沙河口区教育局和沙河口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大连日报融媒体中心大观新闻承办的“爱意无限 极暖滨城”主题公益活动,在沙河口区启智学校隆重举行。
启动仪式上,爱心企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为即将代表辽宁省参加特奥花样滑冰比赛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捐赠运动套装,并为全校学生捐赠营养食品。为了答谢爱心人士的关心、关注与关爱,启智学校的孩子们亲手制作了手工艺品作为礼物,并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轮滑表演。
“爱心美食节”是此次主题公益活动重头戏,参与活动的嘉宾现场与孩子们一同动手制作各种食品,并一同品鉴。期盼良久的学生早就摩拳擦掌,想把自己的一身本领展现给爱心人士们。
包饺子、做寿司、蒸海鲜、做馅饼……这些常人做起来都有不小难度的美食,在这些孩子手中游刃有余。穿上白大衣,戴上厨师帽,一招一式颇具大厨风采。而此前,他们为了本次活动,还特地制作了西式糕点,精致的外观,甜美的味道,全然看不出这是出自智障孩子之手。活动现场,爱心人士与孩子们自由结伴,时而悉心制作,时而开怀品鉴,还时不时的举起手机,留下最甜美的笑容。
这些智力残疾孩子的一身技能,源于沙河口区启智学校的职业技能培训。据沙河口区启智学校校长杜增敏介绍,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智力残疾儿童可以在学校享受12年一站式义务教育。在开设文化课程、智力开发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之外,还特别注重特殊儿童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这些特殊儿童能带着一技之长走出校园。
目前,学校开设了面点、洗衣、洗车、茶道、酒店服务等多种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学习。沙区启智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大连多家酒店、商场、餐厅走上了工作岗位,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自己原本特殊的人生。
据了解,此次“爱意无限 极暖滨城”主题活动,是大观新闻继“大连植绿一起来”系列活动后,又一次爱心公益行动。今年上半年,大观新闻邀请读者和粉丝现场栽种100棵树苗,共同打造了“大观园”,联手为城市造绿。昨天的活动,大观新闻继续将绿色公益之树,栽种到沙区启智学校每位师生的心里。未来,大观新闻将邀请粉丝一起,将爱心之树、文明之树栽遍城市的每个角落。